close
20230223
室內研討會-分組演練(外來入侵種)
主持:黃秀梅
紀錄:洪澤芬
第六組~說明外來種的定義
說明外來種的定義、釐清外來種、外來入侵種、歸化種,並且舉例生活中常見的植物。
第三組~外來種生物侵入的途徑
外來種生物侵入的途徑,區分為非蓄意及蓄意引入,並詳細說明引入途徑的複雜性、利益、病菌,帶來的好壞及影響。
第二組~外來入侵種生物對一個地區有什麼影響
外來入侵種生物對一個地區的影響分兩方面:經濟損失與生態影響;有掠食、競爭及排擠、驅逐、取代當地原生物種的生態地位,疾病或寄生蟲的傳染,雜交改變原生種的基因組成。
第一組~褔壽螺對台灣的影響
先說褔壽螺的引進、養殖、被棄置,到蔓延全台水域,危害台灣的農作物與生態,再說明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防治取得不錯成效,並強調福壽螺對農作物及生態環境皆有害,農委會不鼓勵養殖。
第四組~介紹台灣外來入侵種的蛙類
台灣外來入侵種的蛙類,介紹 美洲牛蛙(叫聲像牛)、斑腿樹蛙,並詳細說明入侵的斑腿樹蛙與原生的布氏樹蛙的區別,斑腿樹蛙和本土布氏樹蛙體型大小、顏色花紋極為相似,為避免因誤殺而加速本土原生種消失,也不鼓勵民眾自行移除。
第五組~認識小花蔓澤蘭
解說小花蔓澤蘭在台灣地區的危害範圍正逐年增加中,對環境生態的影響相當大,綠癌威力不容小覷,政府選定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日,藉由活動方式讓民眾認識小花蔓澤蘭及防除工作的重要,達到全民共同參與小花蔓澤蘭防治的目的。林務局宣導利用小花蔓澤蘭可作防蚊液,希望以再利用之方式控制小花蔓澤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