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陳秋靜 助教:李佩蓮 地點:清水市民活動中心
昆蟲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蛻皮動物的總稱,今天分為六組實體演練說明為昆蟲的有趣行為。
第四組,昆蟲的基本構造(昆蟲的身體)。昆蟲的基本構造為: 一個口器,兩對翅膀,頭胸腹,還有一對觸角,還有一對複眼,六隻腳。昆蟲的身體構造依賴外裹的一層由甲殼質構成的外骨骼支撐,這層外殼猶如騎士的甲冑,會分節以便運動。
第二組,昆蟲界最幸福的媽寶
蜾蠃媽媽它會尋找合適的植物或牆壁作為基礎,銜來泥巴團成小球,建造形如小陶罐的精緻泥巢。住進這個口小肚子大的泥“房子”,蜾蠃媽媽造完房子,就會進入瘋狂捕獵模式。看到了肥美的毛毛蟲,它上去就是一毒針,然後再叼起昏迷的毛毛蟲帶回家。成語“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說的就是蜾蠃媽媽的屯糧大行動。等到蜾蠃寶寶們破卵而出,它們住的是媽媽建的豪華育嬰室,吃的是媽媽屯的高蛋白愛心口糧,蜾蠃是標準幸福的媽寶!
第一組,金花蟲寶寶的防身術
金花蟲為鞘翅目,屬於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台灣已知的種類超過七百種,金花蟲有單一食性,只會選擇某一種植物食性,植物和金花蟲共生。
瓢蟲和金花蟲的差別如下
瓢蟲(半圓形體型)觸角比較短,腳跗節有三節,受到威脅會假死。
金花蟲(橢圓形體型)觸角比較長,腳有四節,受到威脅會立刻飛走。
第六組,昆蟲界的建築師(介紹泥壼蜂生態)
黃胸泥壺蜂為獨居性蜂類,雌蟲會於積水處銜水至鬆軟的沙質地面,以口攪拌成泥球,然後銜起泥球飛到牆壁或樹林間築巢,巢為酒壺狀,完成巢穴後雌蟲會捕捉鱗翅目的幼蟲入巢並產卵,最後再以泥球封閉巢口,幼蟲孵化後便以巢裡的幼蟲為食寄生。
第五組,介紹偽裝大師的擬態行為
偽裝:讓你們看不見我
擬態:模擬人家的外觀,你把我看成別人
在生物界偽裝和擬態都是為了抵禦天敵。
貝氏擬態是擬態的一種,該擬態使得一些無害的物種演化出類似另外一些有毒有害物種的外表,以此來躲避天敵。
穆氏擬態其實是一種「副貝氏擬態」:這兩種愈長愈像的有毒物種並非互相擬態,而是「沒那麼不好吃」的物種,讓自己長得愈來愈像「比較不好吃」的物種,藉此獲得擬態的保護效果。
昆蟲的避敵行為:有警戒色,有保護色,有模仿的行為。
自衛的方式:落跑,假死,要反擊,身上產生有毒的東西,噴個有味道的毒液。
竹節蟲模仿環境會斷尾求生,皇娥又稱做蛇頭蛾有警戒色,蘭花螳螂因長的像蘭花,能在蘭花旁進行政擊擬庇以方便進行捕食獵物。
第三組,昆蟲對人類的益處與害處
農作物大約有84%是需要昆蟲來傳播花粉,授粉,如蜜蜂,蝴蝶,蛾,能讓農作物豐收。
蜜蜂具有經濟價值,蜂蜜,蜂王漿。
早期台灣有蝴蝶王國之稱,蝴蝶加工是一筆很大的外匯收入,多樣的環境和特色,蝴蝶地位將台灣推向國際。
七星瓢蟲,螳螂,蜻蜓屬肉食昆蟲幫農民吃掉蚜蟲,蔬菜的害蟲,有益農民。麵包蟲,蜂蛹,白蟻則是食物,具有高蛋白食物,對於食物有貢獻。屬於熱帶或落後國家的大餐。
醫療方面,冬蟲夏草,蟬蛻,是中藥上的應用。
糞金龜會分解動物糞便,將其轉化成有機質,對生態有其重要貢獻。
昆蟲對我們的壞處:
蟑螂是家裏常見害蟲,身上帶了病毒,如大腸桿菌,汙染食物。
蚊子叮咬會讓人皮膚紅腫,也可能會讓人喪命,如登革熱,日本腦炎,造成疾病。
蚜蟲繁殖快,對於農林業是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