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3清溪步道路觀 天氣:陰
紀錄: 黃美玲
我們很幸運,在一夜的大雨過後,老天爺賜給大家一個涼爽的早晨,我們得以安全的慢慢觀察步道上的花蟲鳥。
組長先叮嚀夥伴共讀好書「小蟲大哉問」要讀後分享喔!
雖然雨已停但階梯濕滑,不用步步驚心還是要小心為上。
春天真是萬物甦醒欣欣向榮的季節,沿路的花草蟲鳥等會一一亮相,但一路相伴唱歌的鳥蛙( 斯文豪氏赤蛙)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這個可愛的芝麻小飯糰出現了,是長梗紫麻的果實,像芝麻一樣黑黑的那一粒一粒是果實,屬於瘦果,保護果實的白色透明部分有人稱作花托、 果托 或肉質的花被。
看看水麻開滿枝條的橙黃色果實,吸引了可愛的訪客來用餐,看他滿嘴幸福的模樣,任由夥伴觀賞拍照。
今天沿路有花可賞可聞的就是這「真相大白」的大錦蘭了,像風車似的旋轉花朵,吸睛又有淡雅芳香,真值得大力推廣作為廊道攀爬植物,很幸運在溪邊對岸看到他高高在上的花影。
玉鳳跟大家說明 赤車使者的花序有梗,冷清草就沒有柄囉!
賢禎老師介紹有個人出了意外在野外生存了好幾天,靠的就是觀音座蓮救他一命,原來它是野外求生植物之一。
觀音座蓮底部看起來一個洞一個洞的,那些洞以前可是長著觀音座蓮的葉柄。
觀音座蓮每片葉片的基部有兩片托葉,葉子萌發前,這兩片肥厚的托葉保護幼葉不受外界侵擾破壞,隨著葉子的成長到枯萎,托葉都不脫落,老葉枯萎後遺留下來的托葉集聚在塊狀的根莖,一層一層的累積,看起來像觀音菩薩盤坐的蓮花座,故命名觀音座蓮。水份極多,含有豐富的澱粉,觀賞用外,葉柄經處理後可以炒來吃,或是把嫩芽燙熟食用。
所以正確認識植物的妙用無窮,大家繼續努力呦。
(圖說:托葉掰開後,內裏肉肉有汁。)
【資料來源https://teia.tw/archives/natural_valley_star/pp2016-03-01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7eb097e4-14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詩松兄說現在野外很難得可以看到鼠麴草了,這是有人種在盆子裡的。
步道上生機盎然充滿驚喜,大家紛紛發現了 銀腹蜘蛛、帶錨紋蛾、網絲蛺蝶、大盾背椿象、某種…瓢蟲,扛板歸的粉粉小花,圓葉雞屎樹的小白花,牛奶榕的紅葉子和生津止渴的梅子樹。
最後加碼去看稀少的大花曼陀羅果實,還收穫了台灣藍鵲,樹鵲,喜鵲入鏡,還有驚鴻一瞥的朱鸝身影,今天是滿載而歸的愉悅日子啊!
最後來想想,誰是大花曼陀羅的授粉者呢?